时间: 2025-04-23 11:5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56:43
“谑而近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以嘲讽的方式接近于虐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玩笑或取笑中带有恶意,甚至使人感到痛苦的情况。它强调了言辞的玩笑与其潜在伤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
“谑而近虐”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君子之于其所不知,必也慎乎。谑而近虐者,君子之所不敢言。”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提到,强调了言辞的分寸,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中,过度的玩笑可能会被视为对他人的不尊重。
在文学作品中,“谑而近虐”可以用来描绘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在涉及到权力、操控或讽刺的情境下。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此成语来警告他人注意言辞的分寸,避免无意中伤害他人。在演讲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强调对某种行为的不赞同,提醒听众注意言辞的影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谑而近虐”反映了对言辞和行为的敏感性。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言辞的影响力变得更加显著,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玩笑的潜在伤害。因此,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交流中保持尊重和敏感,避免无意间伤害他人。
“谑而近虐”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玩笑中掺杂恶意的人。他们的言辞表面上看似幽默,实际上却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这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辞,尤其是在与他人互动时。
我曾经在一次聚会上听到朋友对另一位朋友的玩笑,起初大家都在笑,但随着玩笑的深入,受害者的表情逐渐变得尴尬。我意识到这就是“谑而近虐”的例子,虽然大家都想逗乐,却导致了某人的不快。此后,我在与人交流时更加小心,努力保持幽默而不伤人的界限。
在夜晚的星空下,我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星月交辉笑声间,
嬉笑怒骂意难言。
言辞轻柔似春风,
若近虐者心已寒。
这首诗试图表达在轻松的氛围中,仍需警惕言辞的伤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arcastic humor”,强调通过讽刺和嘲讽来制造幽默。这虽然在文化上受到欢迎,但也可能引发争议,尤其是在不熟悉的人之间。因此,不同文化对于幽默和讽刺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
通过对“谑而近虐”的学习,我认识到言辞的力量与责任。在日常交流中,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感受。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能力,还增强了我在社交场合的敏感性和智慧。
其言谑而近虐,宜林之怫然不悦也。
这等议论,谑而近虐,有识者不值一笑,迷信者奉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