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37:25
“秉公办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持公正之心,处理事务”。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务时,公正客观,不偏私、不徇情,强调公正、正直的态度。
“秉公办理”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官员治理原则。古代**强调官员在执法和处理案件时要保持公正,不能因为个人情感或外部压力而影响判断。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学出处,但其思想可以追溯到《论语》中的“君子以文德,德以义”。在历史上,许多名将和政治家都强调公正的重要性,因此这一成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
成语“秉公办理”通常用于描述官员、法官等在职务上应当遵循的原则,也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公正处理事务的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公正被视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基石,尤其在官场与法律领域。“秉公办理”强调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透明和公正的公共管理和法律系统中。
“秉公办理”让我联想到正义与公平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公正的原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非常重要。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传达了对公平与正义的向往。
在我的工作中,曾经参与过一次团队决策。在讨论中,我努力秉公办理,确保每个成员的意见都被认真考虑,最终达成了一个大家满意的共识。这让我体会到公正处理事务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到一个小镇的法官,他以“秉公办理”为信条,面对各种来自权贵的压力,他始终坚持公正,最终使得小镇恢复了秩序与正义,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在英语中,“fairness”或“impartiality”可以作为“秉公办理”的对应表达。这些词汇同样强调公正与客观的态度,但在具体使用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法律和商业环境中。
通过对“秉公办理”的学*,我意识到这一成语在沟通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提醒我们在处理事务时要保持公正,还鼓励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与正义。这种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北静王甚加爱惜,又赏了茶。因说道:‘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续资治通鉴·宋纪》:“法官断狱,务在秉公办理,不可因私情而枉法。”
《资治通鉴·唐纪》:“法官审案,必秉公办理,不可因私情而枉法。”
《清史稿·刑法志》:“审案之时,法官当秉公办理,不可因私废公。”
《明史·刑法志》:“法官断狱,务在秉公办理,不可偏私。”
《宋史·职官志》:“凡狱讼,必秉公办理,不得私徇。”
本部院凡事~,从不假手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