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4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09:40
成语“肆行不轨”的字面意思是“肆意行动,不遵循轨道”。在基本含义上,它指的是一种不受约束、任意妄为的行为,通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守规矩、道德败坏的人或行为。
“肆行不轨”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肆而不轨”,其中“肆”意为放肆、肆意,“轨”则指的是规矩、规则。该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行为规范的重视,强调遵循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守规矩的人,或描述某种行为的放纵。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绘反派角色的行为;在日常对话中,常用于警示或指责某些不当行为。在演讲中,它可以用来强调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道德和规矩的观念根深蒂固。“肆行不轨”在社会治理、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由于法治观念的增强,该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在对不良行为的批评中。
“肆行不轨”让我联想到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现象,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它提醒我们关注身边的不正之风,并鼓励我们坚守道德底线。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目睹了某些商家因追逐利益而肆行不轨,欺骗消费者。这让我意识到维护商业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诚信和道德。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肆行不轨”:
夜色深沉星点稀,
肆行不轨影相随。
明月高悬照人心,
何以堪忍冷风吹。
通过这首诗,我想表达对社会乱象的思考和对守规矩的渴望。
在英语中,有类似“beyond the pale”的表达,意指超出社会的接受范围,含义接近于“肆行不轨”。这种比较显示了不同文化对行为规范与道德的重视。
通过对“肆行不轨”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规矩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和讨论社会问题时,更加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情感的传达。
今高贵乡公肆行不轨,几危社稷,自取倾覆,人神所绝。
既至成都,~,无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