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4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2:07
“插架万轴”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架子上插满了万根轴”。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繁多或杂乱,特别是指事情的繁琐和复杂。
“插架万轴”这个成语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与古代工艺、工具的使用有关。在古代,木工或机械装置常常需要大量的零件和配件,插架和轴的概念可能源于这种工艺活动。在古典文献中,类似的描述常用于形容事情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反映了古人对事物分类和组织的思考。
“插架万轴”可以用于多种语境,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插架万轴”可以反映出我们在处理信息和任务时的繁忙和复杂。在工作、学习等方面,过多的信息可能导致决策困难,因此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对于复杂事物的感受和看法。
“插架万轴”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压迫感和无奈。面对复杂的事情,往往会感到困惑和疲惫。这种复杂性既是挑战,也可能是创造力的源泉,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方案。
在我参与的一个项目中,团队的任务和目标似乎“插架万轴”,各个部门的需求和意见纷繁复杂。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整理,我们最终理清了思路,达成了共识,顺利推进了项目。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我漫步在宁静的街道上,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图景:“插架万轴”的街市,五光十色的摊位,吆喝声此起彼伏,仿佛万千故事汇聚在这小小的空间,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自己的传奇。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tangled web”或“a complicated mess”,它们都反映了事情复杂和杂乱的特点。不同文化中对复杂事物的描绘,往往会反映出社会的价值观和对待问题的态度。
通过对“插架万轴”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能够准确运用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还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事物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繁琐事物时,要有耐心和清晰的思路。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余尝谓藏书家,不论部头大小,惟著述则有优劣。若插架万轴,而无一编可读,则与不插架何异?”
清·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天一阁插架万轴,其所以能插架者,乃其所以不能插架者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阊阖也,临安也。闽、楚、宋、越、齐、鲁,亡论名不一称,称不一视,即其大者,彼有所挟,此更无以当,大都插架轴不过二三万,而以较四聚,盖什百而千焉。”
宋·陆游《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东庄插架三万轴,一一牙签披琼瑛。”
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兮星宿悬,口吟目披兮游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