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0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5:15
“居轴处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轴心上,处于中间”。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某人在某个事情、环境或局势中处于中心地位,起到关键的作用或影响。
“居轴处中”出自《周易·系辞下传》。在古代,轴心是指车轮的中心部分,居于轴心意味着稳固且重要。此成语强调了处于中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一成语在不同的场合均可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居轴处中”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了中心和权威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在古代社会尤为突出,领导者或核心人物被认为是稳定与和谐的保障。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平等与合作的观念日益增强,但在团队或组织中,居轴处中的角色仍然不可或缺。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责任与担当,因为处于中心位置的人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同时,它也意味着影响力和领导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
在我参与的一个志愿者团队中,有一位同学总是居轴处中,她不仅负责组织活动,还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她的存在让整个团队更加高效,也让我意识到在团队中担任中心角色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这片混乱的土地上,王子居轴处中,虽然四周是敌人的包围,但他毫不畏惧,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he center of the action”,意指某人在某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文化中对中心地位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但普遍都承认关键人物对发展的影响。
“居轴处中”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责任与影响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那些在集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人物,并在适当的时候运用这一成语来描述重要的角色与影响力。
公居轴处中,入则享于上席,出则为众目所属。
《宋史·范仲淹传》:“仲淹以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居轴处中,政事清明,京师称为‘范公’。”
《晋书·王导传》:“导以丞相录尚书事,居轴处中,朝廷之事,一以委之。”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居轴处中,谋谟帷幄。”
《后汉书·班彪传》:“彪以世祖既定天下,而经籍道息,乃上言宜复太学,以居轴处中,弘阐大猷。”
《汉书·王莽传上》:“莽居摄,常以周公自比,居轴处中,总揽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