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4:37
“居之不疑”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某个地方居住时没有疑虑”,引申为对于某种状态、环境或事务十分坚定,毫不怀疑。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或者对某种情况有着绝对的信心。
“居之不疑”出自《论语·雍也》,原文是“君子之居,不疑于人”。在这里,孔子强调君子的品德和处事态度,认为君子在生活中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立场,不要被外界干扰。这个成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居之不疑”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多种用法: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居之不疑”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诚信、坚定和信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保持一种“居之不疑”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它鼓励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依然要保持信念和自信。
这个成语让我想起了在困难时期,朋友之间的支持与信任。它让我联想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
在我参与的一次团队项目中,面对各种困难时,我提醒团队成员要“居之不疑”,相信我们的努力会有成果。最终,我们的项目顺利完成,大家都感到非常满意。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居之不疑”:
风雨飘摇夜未央,
心中信念如明灯。
虽有波折无所惧,
居之不疑逐梦行。
在英语中,与“居之不疑”相对应的表达可能是“to have unwavering faith”或“to be steadfast”。虽然各文化中都强调信念与坚定,但具体的表达和使用场景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居之不疑”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内心坚定与信任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个人生活中更加注重信念的力量。
且说秦凤梧跟了张露竹洋行里那班人,天天闹在一起,吃喝顽笑,大家知道他是个有钱的财主,恭维他观察长,观察短,秦凤梧也居之不疑。
《宋史·岳飞传》:“岳飞自以为忠义,居之不疑。”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自以为功高,居之不疑。”
《后汉书·袁绍传》:“绍自以为功名崇重,是以居之不疑。”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归赵,赵王以为相,封于平原,居之不疑。”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居之不疑,是以能久。”
他也~,俨然是童生队里的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