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5:38
“屈一伸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屈服于一,伸展于万”。它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利益,愿意牺牲小部分的利益,换取更大的利益。这个成语强调了灵活应变和权衡利弊的重要性。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背景和出处并不明确,但它可以理解为古代哲学思想的反映,尤其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对灵活应对和适应变化的重视。它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对处世哲学的总结,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通过适度的妥协来获得更大的成就。
“屈一伸万”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屈一伸万的思想体现了灵活应变和智慧处世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中,这种灵活性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和商业环境的碰撞,使得灵活应对变得更加必要。
“屈一伸万”给人一种宁静和智慧的感觉,提醒我们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不要过于固执,要懂得变通和妥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中更好地处理问题,促进和谐关系的建立。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面临一项团队项目的挑战。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主动放弃了部分自己的意见,选择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终,项目成功完成,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屈一伸万”的意义。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兼程路漫漫,
屈一伸万皆可安。
智慧伴我行千里,
和谐共生乐无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give a little to gain a lot”,强调的是在谈判或合作中,适度让步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思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人们在社交和商业交往中的智慧。
通过对“屈一伸万”的学和分析,我认识到灵活应对变化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了权衡利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夫。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
春秋时期,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时,遇到堂邑人专诸正与一帮人打架,他的气势锐不可当,对方根本就不是对手。妻子出来一叫,他就立即回家。伍子胥很奇怪就问原因,专诸说:“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夫。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