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2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6:01
成语“屈指而数”的字面意思是屈起手指来进行计数,基本含义是形容数量少,能够轻易地数出来。它常用来表示人数、事物等不多,通常带有一种轻松、简便的感觉。
“屈指而数”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原文是“屈指而数,数之不足十”。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数量的直观感受。通过屈指来数数,强调了数量的稀少和简单。
“屈指而数”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在**文化中,数字常常被赋予重要的象征意义。成语“屈指而数”反映了对数量的直观感知,强调了事物的稀少。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仍然适用于形容资源、机会或人才等的稀缺,这种稀缺性往往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屈指而数”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轻松和简便,有时也带有些许的遗憾或失落,尤其在谈及希望或期待的事物时,数量少可能意味着机会的不足。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在描述事物的数量时更为谨慎。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一次聚会上提到,能和我一起参加某项活动的朋友屈指而数。这个表述不仅清晰表达了我朋友的稀少,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强调了活动的独特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屈指而数”: “友人如星屈指而数,孤月共此生长久。”
在英语中,可以用“few and far betwee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数量稀少、分布不均。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在传达数量稀少的概念上,两者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屈指而数”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数量,还能在适当的场合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因此,掌握并灵活运用成语,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朝扫清寇氛,与民休养,六十余年,民安物阜,即考羲皇以来,史册所纪,屈指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