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4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2:09
“提纲举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提起大纲,抓住要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写作或讲述时,把主要的观点、要点或内容提炼出来,清晰地表达出来,强调重点。
“提纲举领”最早出现在古代文人对文章结构的讨论中,强调写作时应抓住核心要点。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文论,尤其是在对诗词、散文的创作和分析中,文人们常常提到“提纲”与“要领”。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量巨大,人们更需要提纲举领的能力,以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快速提炼出重要信息。尤其在职场中,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抓住重点的能力被视为重要的职业素养。
“提纲举领”给人一种清晰、简洁的感觉,传达出条理分明的思维方式。在表达时,它能让我更有自信,因为我知道自己把握了重点。
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常常会提醒自己提纲举领,以避免内容的冗长和不清晰。通过归纳总结,能让我的论文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
在一首关于学习的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书海无涯苦作舟,
提纲举领寻真知。
点滴墨香填字纸,
千帆过尽是英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get to the point”或“to sum up”,都强调在交流中抓住重要内容的能力。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通过对“提纲举领”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抓住重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我的表达能力,也能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高效。这个成语提醒我在复杂信息中寻找清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
《明史·选举志》:“提纲举领,以立其大法。”
《续资治通鉴·宋纪》:“提纲举领,以决其大策。”
《资治通鉴·唐纪》:“提纲举领,以定其大计。”
《文心雕龙·序志》:“提纲举领,以明其大体。”
《宋史·职官志》:“提纲举领,以总其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