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9:38
“怀铅提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怀中装着铅,手中提着椠(木棒)”。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心中有事,手中还有事情要做,表示一种忙碌而充实的状态。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生活场景,铅是一种重物,象征着沉重的负担,而椠则是用来做事的工具,暗示着忙碌的工作状态。尽管具体的历史典故不明确,但“怀铅提椠”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活的形象化表达,强调了在工作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与平衡。
“怀铅提椠”可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许多人都经历“怀铅提椠”的状态。这个成语反映了当代人对生活压力的共鸣,强调了忙碌与责任的双重负担。同时,它也引发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思考。
“怀铅提椠”让我想到生活中的压力与责任,常常会让我反思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与精力。它带给我一种紧迫感,同时也促使我寻找放松和调节的方法。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段时间我因为工作而感到疲惫,常常需要加班,正是“怀铅提椠”的真实写照。通过合理安排时间与休息,我逐渐找到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在一首描写忙碌生活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晨光初照忙碌身,
怀铅提椠走四邻。
人间琐事如潮涌,
唯愿心中得安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urning the candle at both ends”,意指过于忙碌,以至于影响了健康与休息。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对“怀铅提椠”的学习,我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不断深化。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反映。在语言学习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提升沟通的深度与广度。
杨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宋史·文苑传五·贺铸》:“方回,字无咎,山阴人。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有味。”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吕向,向曰:‘李氏云者,事虽显而意微;云者,意虽显而事微。’邕乃悟而更之。”
《南史·刘孝绰传》:“孝绰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常与同载适亲友,号曰神童。融每言曰:‘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阿士,孝绰小字也。”
《晋书·文苑传·左思》:“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
《后汉书·班超传》:“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如曰高标扬己,则失不佞~,辛苦迻译之本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