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9:53
成语“怆地呼天”字面意思是“悲伤得在地上呼喊,向天诉苦”。它主要表达一种极度悲痛的情感,通常用于描述失去亲人或遭遇重大挫折时的悲哀和无助感。
“怆地呼天”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最早见于《左传》等典籍中,描述了人们在遭遇重大灾难时的悲痛情绪。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人面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悲伤,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苦难的深刻感受。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倾诉悲痛是面对生死的重要方式。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社会对悲痛的共鸣与理解。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怆地呼天”仍然能引起人们对情感的共鸣,尤其是在面对重大时。
“怆地呼天”让我联想到失去和无奈的深刻感受。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经历悲伤的时刻,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情感,表达悲伤,寻找慰藉。
在我生活中,曾有一次亲友离世的经历,那种无助和悲痛让我想到了“怆地呼天”。在追悼会上,我用这个成语表达了大家的共同情感,也让彼此的悲痛得到了宣泄。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月明如水,孤影自徘徊,
怆地呼天,泪洒无声,怨声载道。
星辰难解,心中苦楚千千结,
唯有此刻,诉与明月共相知。
在英语中,可以用“cry to the heavens”来表达类似的情感,虽然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对命运的抗争与悲痛。
通过对“怆地呼天”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悲痛的深刻性和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在语言学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经历,增强了我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曹操闻之,怆然而泣,曰:‘天乎!吾何罪?’”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怆然而泣,曰:‘天乎!吾何罪?’”
《汉书·王莽传下》:“莽闻之,怆然而泣,曰:‘天乎!吾何罪?’”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怆然而泣,曰:‘天乎!吾何罪?’”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怆然而泣,曰:‘天乎!吾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