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0:11
“怏怏不服”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怏怏”指心中不快,情绪低落;“不服”则表示不服从或不服气。整体含义是形容心中不满、不快,表现出不服气的态度。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在书中提到“怏怏不乐,言不服”,描述他对某种情况的不满和不服。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性。
“怏怏不服”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感的表达往往比较内敛,而“怏怏不服”则揭示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时的真实感受。它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讨论公平与正义的问题时,能够引发共鸣。
“怏怏不服”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遭遇不公的人。他们的情感往往被忽视,而这个成语正好捕捉了这种内心的不快,提醒我们关注他人的感受。
在我的生活中,当我遭遇不公平的对待时,常常会感到怏怏不服。例如,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贡献了很多,但最终的成果却没有被公正认可,那种不满让我感到不安和困惑。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吹过心田,怏怏不服的情绪随风飘散,
不甘的心事,藏于文字间,难以言喻。
在英语中,“discontent”或“dissatisfaction”可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来精确传达这种微妙的情绪反应。各文化对情感表达的重视程度不同,“怏怏不服”反映了汉文化对情感的细腻和深刻。
通过对“怏怏不服”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情感的载体。理解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邠府宿将史抗、温儒雅、庞仙鹤、张献明、李光逸功名素出怀光右,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