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35:04
成语“奴颜婢膝”字面意思是指像奴婢一样低声下气,形容一个人对权势者或上级极为恭顺、阿谀奉承的态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自尊,屈从于他人,尤其是在权力关系中表现得过于卑微的人。
“奴颜婢膝”出自《贾谊《过秦论》》,原文为“此皆秦之所能为者,非臣之所能为也。然则臣之所不能为者,犹有奴颜婢膝之事。”这里的“奴颜婢膝”强调了在权力关系中某些人的卑微与谄媚,揭示了当时社会对臣子与权力的看法。
在文学作品中,“奴颜婢膝”常用于描写权臣或小人的谄媚行为。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于批评那些过分迎合他人的人。例如,在职场中,有人为了讨好上司而放弃原则,可能会被称为“奴颜婢膝”。在演讲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示听众关于职场道德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与谄媚往往是相对的概念。奴颜婢膝在历史上常与权臣、宦官等角色相结合,体现了对权力的依附与卑微。在现代社会,尽管对权力的态度有所变化,但在某些职场文化中,过度的谄媚和迎合依然存在,引发对个人价值的反思。
“奴颜婢膝”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使用时常伴随愤怒或不屑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权力面前失去尊严的人,尤其是在职场中,看到有人为了利益而放弃自我,令人感到惋惜和愤怒。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遇到过一些同事为了讨好上司,不惜牺牲原则和团队利益。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保持自我尊严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职场中坚持原则,而不是奴颜婢膝。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写到一个年轻的职员因为盲目追求升职,而在公司中变得奴颜婢膝,最终失去了他原有的理想与信念。故事的结局是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找回了自我,拒绝了继续谄媚的生活。
在许多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的“sycophant”通常指的是阿谀奉承的人,带有贬义。无论是哪个文化,这种对权力的过度迎合都常常被视为缺乏自尊的表现。
通过对“奴颜婢膝”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和表达中,尊重自我、坚持原则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代人际关系的警醒。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地使用这个成语,能够增强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
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见其美,心悦之,遂奴颜婢膝,以求其欢。”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那贾环听了,越发奴颜婢膝,百般奉承。”
《清史稿·列女传·李氏》:“氏守节不屈,邻里皆敬之,而其夫之族人,犹奴颜婢膝,以求其欢。”
《明史·宦官传·刘瑾》:“瑾既得志,遂专权擅政,内外臣工,无不奴颜婢膝,以事之。”
《宋史·陈自强传》:“自强至金,金人问为谁,自强不能对,但奴颜婢膝,乞怜于人。”
南宋时期,北方金国人南侵并包围了鄂州,宋理宗命贾似道带兵去给鄂州解围。贾似道没有打仗,暗中向蒙古侵略者奴颜婢膝地称臣交纳贡品,蒙古军队得了好处就退兵。贾似道回朝称大获全胜,宋理宗封他为右丞相
~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