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9:23
“东床坦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东边的床上,肚子畅快”。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安逸自在,生活舒适,尤其是指由于有良好的环境或条件而过得很愉快。
“东床坦腹”出自《东周列国志》,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安然自得,生活富足。成语的由来与古代的豪门富贵有关,东床指的是贵族的床榻,坦腹则形容人躺卧时的舒适状态。这个成语传达的是一种生活的优越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在现代汉语中,“东床坦腹”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在细微含义上有所不同,但都与生活状态、经济条件相关。
“东床坦腹”在**传统文化中反映了对安逸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富贵人家的生活常常被视为理想的生活状态。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也可以引申为对物质富裕和精神愉悦的向往,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可能会更为复杂,安逸生活也可能伴随着责任和压力。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轻松、愉快,没有烦恼和压力。它传达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让我思考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工作压力很大,常常加班,感到疲惫不堪。后来我意识到需要调整生活方式,给自己一些放松的时间,最终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床坦腹”的生活状态。比如,我开始定期旅行,享受自然,与朋友聚会,逐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床边,我躺在东床上,坦腹而卧,思绪万千。回忆起曾经的奋斗和拼搏,心中满是感激。生活的点滴都让我明白,安逸并非来自物质,而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在英语中,“living the good life”常用来形容过着舒适幸福的生活,强调享受生活的态度。但在不同文化中,安逸的标准和追求可能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社会的价值观。
通过对“东床坦腹”的学,我对生活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富裕生活的描绘,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去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内心的满足,而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条件。
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东床坦腹,伫看绮席三千;西子娇容,准拟金钗十二。”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东床坦腹,人争羡五凤之词;南国佳人,我独欺一枝之艳。”
《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四引《谈薮》:“北齐祖珽曰:‘有触藩之羝羊,乘连钱之骢马,东南驰使,东床坦腹。’”
《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世说新语·雅量》:“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年轻时很有才华,太尉郗鉴很器重他,想把女儿嫁给他,于是派人向王羲之伯父王导求亲。王导领来人到东厢房去看,只有王羲之独自敞着衣服,露着肚子躺在东床上吃东西。来人回去向郗鉴汇报说东床坦腹的就是
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