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51:21
“日积月累”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每天都在积累,月月都在增加”。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使得某种知识、经验或财富逐渐增多。强调的是过程的持续性和积累的结果。
“日积月累”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原文中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说法,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积累的关系。后来的文人将其用作形容事情的积累与发展,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重视积累和渐进发展的思想。
“日积月累”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积累的观念深入人心。无论是在教育、工作还是生活中,人们都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在现代社会,尽管科技发展迅速,但“日积月累”的理念依然适用,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证明了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日积月累”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积极向上的,联想起坚持、努力和毅力等正面品质。它提醒人们耐心和恒心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放弃。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意识到学一门新语言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通过每天坚持练*和积累词汇,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这种积累让我更加自信,也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尝试将“日积月累”融入其中:
晨曦初露书卷香,
夜读灯下影徜徉。
日积月累心无悔,
岁月磨砺志如钢。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little by little”,意为“逐渐地”。这种表达也强调了过程中的积累和渐进性,但在文化背景上,西方常常更强调迅速取得成果的价值,这与“日积月累”的理念有所不同。
通过对“日积月累”的学,我更加明白了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不断提醒我耐心和努力的必要性。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更是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日积月累,有了一大包银子。
《明史·外国传五·占城》:“日积月累,国用渐充。”
《清史稿·文苑传三·魏禧》:“日积月累,所蓄渐富。”
《元史·许衡传》:“日积月累,自成一家。”
《朱子语类》卷九:“如此日积月累做去,庶几自能变化气质。”
《宋史·乔行简传》:“日积月累,气势益张。”
自是以后,~,千百成群,其为国之蠹害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