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6:11
成语“渐入佳境”字面意思是“逐渐进入美好的境地”。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逐步发展到最佳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一方面(如艺术、工作等)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善。
“渐入佳境”源自古代文人的创作和演出经历,常用来形容艺术创作或表演从初始阶段逐步进入到更加成熟、更加完美的状态。虽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常见于古典诗词和文人雅集的描述中,体现了一种逐步深入、不断改善的过程。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情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渐入佳境”体现了一种追求完美和持续进步的价值观,反映了对过程的重视。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具有适用性,尤其是在强调不断学和成长的语境下。
“渐入佳境”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体现了希望与努力的结合,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耐心,期待最终的成功和美好结果。它让人联想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或是任何一项技能的逐步提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次绘画比赛。起初,我的作品并不理想,但随着不断的练和调整,我的技艺逐渐提升,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了好评。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渐入佳境”的含义,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中继续努力。
在这片秋天的树林中,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的心情渐入佳境,仿佛每一片落叶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绘出一幅宁静的画卷。
在英语中,类似于“渐入佳境”的表达可能是“getting into the groove”,意指逐渐适应并进入一种良好的状态。两者都强调了过程和渐进的特性,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渐入佳境”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重视过程中的努力与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该成语提醒我们要有耐心,逐步追求目标,最终达到理想的状态。
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笑道:‘读书如食甘蔗,渐入佳境。’”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一:“读书如食甘蔗,渐入佳境。”
唐·房玄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多才多艺,擅长人物绘画,生活上比较随便。一次朋友送一捆甘蔗给他,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风景,竟从甘蔗末梢吃起来,朋友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渐渐甜起来,这才是甘蔗正常的吃法
行过了许多亭阁,真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