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7: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58:19
“千辛万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经历了千种辛苦和万种困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为了某项事业或目标而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艰辛,强调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遭受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千辛万苦”最早见于《后汉书·刘玄传》,原文为“千辛万苦,得其所愿。”它起源于古代**的社会背景,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时所经历的艰难历程。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表达奋斗精神的重要用语。
在日常对话中,“千辛万苦”常用于表达一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例如,学生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可能会说:“为了这次考试,我真是千辛万苦。”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也常常用来描绘角色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艰难历程。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千辛万苦”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反映了传统价值观中对努力和奋斗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它也体现了对成功的渴望和对付出努力的认可。
“千辛万苦”给人一种奋斗不息、积极进取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为梦想而努力的人们,以及在艰难岁月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这个成语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屈服,勇往直前。
在我的学*和工作经历中,我曾因准备一个重要的演讲而经历“千辛万苦”。我花了大量时间做研究、撰写稿件和进行排练,虽然过程艰辛,但在演讲成功后,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使用“千辛万苦”: “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中,李明经历了千辛万苦,从未放弃。最终,他站在了曾经向往的舞台上,微笑着回望那段艰辛的历程,心中充满了感激。”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blood, sweat, and tears”的表达,意指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成功背后辛勤劳动的重要性。
通过对“千辛万苦”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激励我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成功的背后常常藏着无数的努力与牺牲。
千辛万苦都尝遍,只有吴淞水最甘。
《资治通鉴·唐纪》:“千辛万苦,始得中兴。”
《后汉书·班超传》:“千辛万苦,始得西域。”
《汉书·王莽传》:“千辛万苦,始得一统。”
《史记·项羽本纪》:“千辛万苦,始得天下。”
《左传·宣公十五年》:“千辛万苦,始得一战。”
战国时期,秦晋两国交战,晋军军师先轸俘虏了秦军统帅孟明。晋襄公准备杀他祭祖庙,然后他的母夫人嬴氏求情放人。他考虑两国的交情就把孟明放了。先轸气得火冒三丈说:“我们这些士兵历尽千辛万苦才把他捉住,你却放虎归山。”
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胼手胝足,~,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