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8:24
“东南之美”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东南方的美好”,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区或事物的优美、富饶和令人向往的特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可以指代某种理想的状态或环境。
“东南之美”出自《尚书·大禹谟》,其中提到“东南之美,西北之恶”,反映了古代**对东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赞美与重视。东南地区因其温暖气候、丰富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而被视为一片美丽的土地。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东南地区常被视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代表。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对其赞美,反映了社会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东南之美也可以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激励人们努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东南之美”给人一种温暖、宁静和富饶的感觉,常常让人联想到青山绿水、温暖阳光和丰收的田野。这种情感联想可以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去过东南沿海城市,看到那里的海滩、椰子树和夕阳,心中不禁感叹“东南之美”。这个成语让我在描述旅行经历时更加生动,能够更好地传达出那种美好与令人向往的感觉。
在一首描写自然之美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东南之美映心间,清风徐来水波潺。 桃花映日红似火,江岸柳垂似人怜。”
在英语中,可以用“the beauty of the southeast”来表达类似的概念,但很少有成语能够传达出如此浓厚的文化背景与情感。其他文化中对美的描绘也多有所不同,常常受到地理、气候及历史的影响。
“东南之美”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能够更生动地传达情感与意象。通过对该成语的学,我更加认识到语言的魅力与文化的深度。
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文选·潘岳〈闲居赋〉》:“陪京泝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彤庭曙兮延八荒,华阙晓兮通天纪。循东渚兮临西壖,登重基兮望清川。郁蓊薆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经始图其宏丽,庶事康哉!”
《文选·王粲〈登楼赋〉》:“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文选·左思〈吴都赋〉》:“东南之美,有长洲之苑。”
《文选·张衡〈西京赋〉》:“东南之美,有霍山之珠。”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公享之。季武子赋《绵》之卒章。韩子赋《角弓》。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树焉,宣子誉之。武子曰:‘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遂赋《甘棠》。宣子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思无邪,集于苞栩。吾子之惠也。’宣子遂如齐纳币。其《诗》曰:‘东南之美,有华山之松。’”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