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7:56
“百身莫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百个身体也无法赎回”。其基本含义是指某种错误或罪过是不可弥补的,即使付出再多的代价也无法赎回,体现出一种绝望和无奈的情感。
该成语源于古代文献,主要是出自《左传》中的“百身之赎”,指的是一种无法用生命或身体的代价来偿还的罪行。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罪责的严厉和对人生命的重视,强调了某些行为的不可逆性。
“百身莫赎”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文化中,传统上对道德和责任有很高的重视。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错误后果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虽然法律和道德观念有所变化,但“百身莫赎”仍然提醒人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在重大决策面前。
“百身莫赎”带来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常常让人联想到悔恨、无奈和绝望。这种情感反应会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谨慎地做出选择,以免落入“百身莫赎”的境地。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曾经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一项错误决定,结果导致了朋友间的误解与疏远。尽管我尝试通过道歉和解释来修复关系,但仍然感到“百身莫赎”的痛苦,因为某些伤害是无法完全弥补的。
在创作中,我尝试将“百身莫赎”融入一首诗:
一念之差成往事,
百身莫赎泪满襟。
悔恨如潮无尽处,
唯有孤影伴长吟。
这首诗通过描绘悔恨的情感,反映出成语的深远意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you can't turn back time”,意指时间无法倒流,强调了对过失的无奈。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对过去行为无法改变的反思。
通过对“百身莫赎”的学,我对行为后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丰富了我的表达,还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促使我在面临选择时更加谨慎。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文选·陆机·叹逝赋》:“百身莫赎,哀哉!”意指无法用任何代价赎回,表达极度的悲哀。
《后汉书·班超传》:“百身之赎,岂足偿哉?”意指即使牺牲百次生命也不足以补偿。
《汉书·王莽传》:“百身莫赎,其可得乎?”意指无法用任何代价赎回。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百身之赎,不可得也。”意指即使牺牲百次生命也无法赎回。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百身何赎?”意指即使自己死一百次也无法弥补或赎回。
旷官之罪,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