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59:54
成语“被发徒跣”字面意思是“披头散发、赤脚行走”,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头发蓬松、赤脚的状态。基本含义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精神状态不佳,或者处于极度的困境与狼狈之中。
“被发徒跣”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提到一个人在逃避敌人追击时,因急于逃跑而未顾及个人形象,形象狼狈。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显得无助和不堪的状态。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历史叙述以及日常对话中,描述某人在极端情况下的狼狈模样。例如:在文艺作品中,描述一个受尽磨难的英雄;在日常交流中,形容朋友在经历了某些困扰后的疲惫状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特定文化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狼狈形象的共鸣。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常面临压力与挑战,但“被发徒跣”这一形象仍然能够引起共鸣,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状态。
“被发徒跣”往往引发一种同情和怜悯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生活的压力和困境中,可能会经历的无助和脆弱。这种形象也可以促使人们反思自身的处境,激发帮助他人的愿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工作压力而感到疲惫,回到家时恰好被朋友看到。朋友笑着说我“被发徒跣”,这让我意识到应该适时放松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年轻的旅者迷失在森林中,四周黑暗无比。他披头散发、赤脚跋涉,心中充满恐惧与孤独。就在他快要放弃时,一道微光闪现,指引他走出了困境。即使在被发徒跣的状态下,他依然坚信希望的存在。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disheveled”或“scruffy”,它们同样传达出一种狼狈和不修边幅的形象。然而,文化背景中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狼狈的形象可能被视为一种艺术或生活态度,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认为是失礼或不合适的。
通过对“被发徒跣”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一种状态的描绘,更是对人类情感和社会压力的一种反映。在语言学习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生动地表达情感和状态,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
奢僭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被发徒跣而走,乘马者驰,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可怜诸王~,极口呼冤,随他叫破喉咙,没一个出来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