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59:37
“被发入山”字面意思是“被剃去头发,进入山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被迫剃发出家,成为僧人或隐士,隐喻一种被迫脱离世俗生活,追求内心平静和修行的状态。
“被发入山”出自于古代的文化,尤其是和道教中,剃发象征着放弃世俗生活,追求精神的解脱和修行。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出家的看法,通常是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和追求内心安宁的选择。
“被发入山”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既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一个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来形容某人选择隐退,远离繁华纷扰的生活。例如,在讨论一个人的人生选择时,可以说:“他选择了被发入山,放弃了事业,追求内心的安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出家修行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选择,尤其是在动荡或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选择隐退以寻找精神上的安宁。现代社会中,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仍有不少人向往这种生活方式,试图逃避现代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被发入山”给人一种清净、宁静的感觉,联想起山林之中的静谧和内心的平和。这种情感反应常常促使人们思考自己在现代生活中的位置和内心的追求。
在生活中,我曾经经历了一段忙碌的工作期,感到极大的压力。于是我选择了一次短途旅行,远离城市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那次旅行让我深刻体会到“被发入山”的意义,虽然我并没有真正出家,但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在古老的山林中,隐士独坐,月光洒下,静谧无声。他手握一卷经书,心中默念:“被发入山,何惧世俗纷扰。”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与平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retreat”来表示,指暂时远离喧嚣,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虽然具体文化背景不同,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不同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通过对“被发入山”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出家生活的描述,更是一种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内心的感受,追求更深层次的意义。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
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明·陈侚《余庵杂录》上卷:“若草庐则既为宋人,且试乡校,为宋贡士矣,即不死,亦当~,而奈何其膺程钜夫之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