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8:26
“干霄蔽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高空中的东西遮蔽了太阳”。它通常用来形容云雾、烟雾、树木等遮挡阳光的状态,隐喻事物的庞大或数量特别多,以至于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在数量上非常庞大,令人感到压迫或遮蔽。
“干霄蔽日”源自于古代文学作品,具体出处不详,但其构成的“干霄”指的是高空,常用来形容高耸入云的事物。而“蔽日”则是指遮挡阳光,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表达方式,常用于描写自然现象或比喻庞大的事物。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现象常被用来象征社会现象或人类情感。“干霄蔽日”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这一成语的使用也可以引申为对某种现象的反思,如污染、资源消耗等。
“干霄蔽日”给人一种压迫感和庞大感,联想起自然界的威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它可以引发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思考,让人反思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对自然的尊重。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眼前的云层厚重,仿佛将整个山头都笼罩在阴影之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想到了“干霄蔽日”这个成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也提醒自己要珍惜和保护这份自然的美。
在一个诗歌中,我尝试将“干霄蔽日”融入其中:
苍穹之下白云飞,
干霄蔽日似帷幔。
万物萧条藏幽影,
心中却有星光现。
在英语中,可以用“遮天蔽日”的意思表达相似的概念,如“to block out the sun”或“to overshadow”。不过,英语中并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成语,通常是通过描述性的短语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干霄蔽日”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成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汇,更是文化和情感的体现。这种表达方式在语言学中非常重要,使我们能够更加生动和形象地传达思想与情感。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奇松古柏,干霄蔽日,真气真骨真形,岂待浑成于影哉!
没有答案
《宋史·乐志十六》:“翚飞华厦,螭伏雕榱,干霄蔽日,震耀威灵。”
《宋史·乐志十六》:“翚飞华厦,螭伏雕榱,干霄蔽日,震耀威灵。”
《宋史·乐志十六》:“翚飞华厦,螭伏雕榱,干霄蔽日,震耀威灵。”
《宋史·乐志十六》:“翚飞华厦,螭伏雕榱,干霄蔽日,震耀威灵。”
《文选·木华<海赋>》:“于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跃龙腾蛇,干霄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