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8:17
成语“干霄凌云”由“干霄”和“凌云”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高耸入云或达到极高的高度,形容人的志向、理想或成就非常高远,气势磅礴。基本含义是表达一种追求卓越、超越常人的决心和抱负。
“干霄凌云”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它通常被认为是受古代文学的影响,尤其是与高空、志向相关的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人中比较常见,象征着追求高远理想的精神。可能的文学出处包括一些诗词中对云霄的描绘,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志向。
成语“干霄凌云”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
在**文化中,追求高远理想被视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在历史上,许多文人都以高远的志向自勉,成为许多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适用,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人们常常需要保持高远的目标,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干霄凌云”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激励和向上。它唤起了对伟大理想和成就的向往,激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追求卓越。这种情感在生活中常常能激励自己和他人,形成积极的动力。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会用“干霄凌云”来激励自己。例如,当我在面对困难的项目时,我会提醒自己要保持高远的目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理想。
在创作中,我尝试将“干霄凌云”融入诗歌:
高峰之上望云飞,
志存高远志不违。
干霄凌云心欲跃,
无畏风雨任西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reach for the stars”,意指追求高远的目标。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追求卓越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通过对成语“干霄凌云”的学,我体会到了其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追求理想的激励,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引导。在学和交流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唐诗纪事·李白》:“李白诗才横溢,干霄凌云,为诗坛巨擘。”
《清史稿·林则徐传》:“林则徐禁烟有功,干霄凌云,名垂青史。”
《明史·海瑞传》:“海瑞清廉刚正,干霄凌云,朝野称颂。”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以忠义自任,干霄凌云,为世所重。”
《文选·陆机<文赋>》:“郁云起乎翰林,干霄凌云而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