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34:32
“逶迤退食”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曲折延展,逐步退去”。它常用来形容景物、道路、河流等的蜿蜒延展,或是形容事物的逐渐消退和退让。整体上,它传达出一种缓慢而渐进的变化。
“逶迤退食”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庄子在书中描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处世哲学。成语中的“逶迤”形容曲折、延伸的样子,而“退食”则有“逐渐退去”的意思,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柔和的自然状态。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自然景观的变化常常被用作人生态度的隐喻。成语“逶迤退食”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对自然流动与变化的理解,强调顺应自然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适用,可以用来描绘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的渐变过程。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大自然的柔和与宁静,仿佛在描绘一幅流动的画卷。它传递出一种从容不迫、渐进而来的美感,令人感到安宁与平和。
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我行走在一条蜿蜒的山路上,恰好想到“逶迤退食”这个成语,体会到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慢慢感悟到生活的每一步都需要耐心与细致。
在一首诗中:
山川逶迤如画卷,
夕阳退食映山峦。
人心似水逐流转,
渐行渐远不再还。
这里借用“逶迤退食”描绘出自然的优美与人生的变迁。
在英语中,可以用“meandering”来表达类似的蜿蜒之意,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用不同的词汇或成语来传达相似的概念。这显示出文化对自然现象的共同关注,但表达方式的差异化。
通过对“逶迤退食”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灵活性。这个成语不仅是词汇的积累,更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反思,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适应变化,珍惜每一步的旅程。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诚违侧席之望,然~,足抑苟进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