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11:00
“大笔如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大笔书写,形容笔力雄健,文字气势恢宏。其基本含义是指文笔非常出色,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首》中的一首提到“笔力雄健,气势如椽”。这里的“椽”指的是一种大木柱,形容笔力之大,如同用粗大的木柱来书写,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力量感。
“大笔如椽”常用于评价文学作品、文章或书法作品,表示其文笔的优美和力量。它可以用于文学评论、日常对话、演讲中,尤其是在谈论作家或艺术家的创作时,能够生动地表达对其作品的赞赏。
在**文化中,文人墨客历来受到重视,书法与文学被视为修身齐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笔如椽”这个成语反映了对文学艺术高要求的文化氛围。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常用于评价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表达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大笔如椽”常给人以激励和启发的感觉,联想到文学创作中的激情与力量。它让我想起那些在创作中投入全部心血的作家,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感动与思考。这个成语使我意识到,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触动人心。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常常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大笔如椽”的境界。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一篇关于旅行的散文时,努力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沿途的风景,希望能传达出那种令人心醉的感觉。虽然结果未必完美,但这个目标激励着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远古的晨曦中,诗人站在崇山峻岭之巅,手握大笔如椽,纵情挥洒。每一笔下去,仿佛都在描绘天地间的壮丽与辽阔,古老的山河在他的笔下鲜活无比。这样的画面,令人向往文人墨客的生活与精神。
在英语中,类似于“大笔如椽”的表达可以是“a pen is mightier than a sword”,强调文字的力量与影响力。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反映了语言与艺术对于社会和文化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大笔如椽”的学,我更加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文笔的赞美,更是对创作过程中激情与努力的肯定。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努力追求“大笔如椽”的境界将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