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4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51:56
“食不终味”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吃东西时无法品尝到最后的味道”。其基本含义指人们在吃饭时由于心中有事而无法专心品味食物的滋味,常用来形容因心情不宁或受外界干扰而无法全心投入某件事情。
“食不终味”出自《论语·乡党》。原文为:“子曰:‘食不终味,居不终室,君子之道,何以为正?’”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当专注于事情,不能因外界的影响而失去对事物的应有关注。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专注和内心宁静的重视。
“食不终味”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饮食不仅是生理需求,更是社交和文化的一部分。成语“食不终味”反映了对饮食文化的重视,强调人们在享受美食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常因为压力和忙碌而失去享受生活的能力,这使得该成语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食不终味”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忙碌生活中失去乐趣的人们。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生活不仅仅是追求效率和目标,也需要享受当下的美好,给予自己放松和享受的时间。
在一次聚会中,我因为工作压力而无法全心参与讨论,感觉自己“食不终味”。后来我意识到,放下工作,享受与朋友的时光才是更重要的。于是我试着放松自己,最终与朋友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那天的晚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然而她却‘食不终味’,因为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未完成的项目。直到她意识到,生活的乐趣不仅在于工作,还在于与家人共享的每一刻。”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o have your mind elsewhere”,意指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享受当前的事物。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强调了专注与享受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食不终味”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专注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反思了生活中的优先事项,提醒我在忙碌中寻找享受生活的机会。
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或惟或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