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51:56
成语“食不遑味”字面意思是“吃饭时没有时间品味”,引申义是形容人忙碌得没有时间享受美食,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处于紧张、忙碌状态的生活状态。
该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原句为“食不遑味,居无定处”。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为生存而忙碌的状态,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个人生活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难以安定下来。
“食不遑味”常用于描述忙碌的生活状态,适合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往往陷入“食不遑味”的状态,特别是在职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许多人为了工作而牺牲了个人生活的质量。这种现象引发了对生活方式的反思,许多人开始关注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以避免过度的忙碌。
“食不遑味”给我带来一种紧迫感和焦虑的情绪联想。它让我想到那些在工作与生活中挣扎的人们,反映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临近考试,整天忙于复习,几乎没有时间吃饭。每次匆匆忙忙吃几口就继续学习,深刻体会到了“食不遑味”的感觉。通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在一个关于忙碌生活的短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食不遑味”:
繁星点点夜未央,
书卷堆中影绰绰。
食不遑味心已疲,
何时休憩梦高歌。
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传达了类似的忙碌状态。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对忙碌生活的反思,表明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食不遑味”的学习,我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忙碌生活对人们的影响以及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促使我更深刻地思考生活的质量与意义。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