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9: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10:39
成语“肉袒牵羊”字面意思为“袒露肉体,牵着羊”。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为了表示诚意或恳求,愿意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表示对他人的诚意或者恳求,愿意做出极大的牺牲。
“肉袒牵羊”源于《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的故事。传说当时的晋国国君为了能够得到某个大臣的支持,愿意以袒露自己的肉体(即表示诚意的牺牲)来换取对方的支持,而牵着羊则是为了象征性的表达对对方的诚意和承诺。这种极端的诚意表达使得这个成语延续下来,成为后世形容恳求或诚意的典故。
“肉袒牵羊”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诚意和牺牲精神被视为高尚的品德。因此,“肉袒牵羊”不仅反映了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诚意和牺牲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有其适用性,尤其是在团队合作、友谊和亲情方面。
“肉袒牵羊”带给我一种深刻的情感反应,象征着无私和奉献。当我听到这个成语时,常常联想到那些为他人付出、甘愿牺牲自己利益的人。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鼓舞着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人际关系。
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看到一位同事为了完成工作,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真是肉袒牵羊。他的付出感染了我们其他人,使得整个团队更加团结,目标也更加明确。
在一首诗中:
月明点滴心如水,
肉袒牵羊情似火。
愿为他人付一切,
共筑明天不言愁。
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go the extra mile”,意指为他人付出额外的努力。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强调为他人付出的精神。
通过对“肉袒牵羊”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诚意和牺牲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真诚与付出。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占领郑国的首都,郑襄公光着膀子牵着羊向楚庄王跪地求和,答应郑国土地可以划给楚国,郑人做楚人的奴隶,只恳求给一块不毛之地度过余生。楚庄王见郑襄公真诚悔过,就答应了他的求和要求
行至逵路,郑襄公~,以迎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