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4:10
“破涕为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哭泣的眼泪破裂了,变成了欢笑”。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由悲伤转为高兴,形容人们的情绪从消极状态转向积极状态,强调情感的变化和转折。
“破涕为欢”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文是“虽有破涕为欢之事,然不可以无所不问”。这个成语在历史上多用于形容人们在经历悲痛之后,能够重新振作、恢复快乐的状态,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破涕为欢”常用于描写人物情感的变化,突出悲伤与快乐之间的对比。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安慰,比如在朋友经历困境后,能够让他们重新振作。在演讲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乐观态度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快乐。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感的表现被视为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破涕为欢既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支持。在现代社会,面对压力和挑战,人们更需要这种积极的情感转变,鼓励自己和他人走出低谷。
“破涕为欢”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时刻,例如在经历挫折后,朋友的鼓励让我重新找回了快乐。这种情感的联结也让我意识到,人生的起伏是常态,而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艰难时期,情绪低落。一次与朋友的深谈让我重新振作,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破涕为欢”的意义,提醒我在困境中也要寻找快乐。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落叶如雨,思念如潮。她坐在窗边,泪水滑落,恍若整个世界都在沉默。突然,一阵微风吹来,窗外的阳光透过树梢,照亮了她的脸庞。那一刻,她破涕为欢,仿佛听到了秋天的歌唱,心中涌起无限希望。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urning tears into smiles”,意指将悲伤转变为快乐。尽管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核心思想都是反映情感的转变和希望的重生。
通过对“破涕为欢”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表达情感变化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我们生活中情感共鸣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美好。
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晋书·王导传》:“导闻之,破涕为欢。”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破涕为欢。”
《汉书·王莽传下》:“莽闻之,破涕为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闻之,破涕为欢。”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破涕为欢。”
高、杨二相,与隋主虽然异席,却是相隔不远,又各出婉言和解,隋主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