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4:14
“破桐之叶”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破损的桐树叶子。它的基本含义用来形容事物的脆弱、易碎或不堪一击,也可以引申为某种状态的败坏或不完整。
“破桐之叶”源于古代文人的诗词或寓言故事,具体的历史背景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与桐树的特性有关。桐树在古代被视为高贵的树木,常常与文化、音乐和文学联系在一起,而“破桐之叶”则反映了事物表面华丽但实际上脆弱的矛盾。
成语“破桐之叶”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文化中,桐树常常与文人雅士的精神相联系,象征着高洁与追求,因此“破桐之叶”在文化上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思。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能够引发人们对自身脆弱性和面对压力时的反思。
“破桐之叶”给人以一种悲伤和脆弱的感觉,联想到失落与无奈。它能引发人们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唤起对生活中各种脆弱事物的关注。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重要的面试,尽管我准备得很充分,但在面试过程中因紧张而出错,最终未能如愿。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破桐之叶”所代表的脆弱感。
夜深人静,窗外风声呼啸,仿佛在诉说着那破桐之叶的故事——那曾经茂盛的桐树,如今只剩下几片残叶,随风飘荡,仿佛在低语,告诫世人:即使是高大挺拔的树木,也有脆弱的一面。
在英语中,“fragile”这个词可以与“破桐之叶”形成一定的对比。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fragile”所表达的脆弱感与“破桐之叶”的含义相近。在不同文化中,脆弱的概念通常会引发对生命、成长和失败的反思。
通过对“破桐之叶”的学,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脆弱的描述,更是在提醒我们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脆弱与不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增强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
时李怀光叛,岁又蝗旱,议者欲赦怀光。帝博问群臣,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
比喻人或事物已经衰败,无法再恢复昔日的辉煌。
形容事物残破,失去原有的美感和完整性。
比喻人或事物已经衰败,无法再起。
形容事物残破,失去原有的价值和功能。
比喻事物已经破败不堪,无法恢复原状。
《新唐书·李泌传》:“时李怀光叛,岁又蝗旱,议者欲赦怀光。帝博问群臣,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