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4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4:14
“破格录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打破常规、标准进行录用”。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招聘或选拔人才时,不拘泥于传统的标准或条件,而根据实际表现或特殊才能来决定。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因其特殊的才能或表现而被优先录用,打破了常规的选择标准。
“破格录用”这个成语的起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选拔制度。在古代,特别是科举时代,选拔人才通常是依据严格的标准和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意识到,有些人虽然不符合传统标准,但却可能具备非常突出的能力。因此,“破格录用”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用人方式,强调了能力和实际表现的重要性。
“破格录用”可以在多个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破格录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环境中。它反映了灵活用人和多元化人才选拔的趋势,强调了能力和创新的重要性。在一些文化中,传统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破格录用”也可能面临挑战。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机会与挑战的结合。它代表着一种对才能的认可,以及打破传统界限的勇气。它也会让我思考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是否有机会被“破格录用”。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有一次我参与了一个项目,尽管我的背景与项目要求不完全吻合,但我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最终被团队破格录用。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只要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就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机会。
在一首诗中,我可能会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在这条追梦的路上,
破格录用的不止是才华,
还有那一颗勇敢无畏的心。
在英语中,“breaking the mold”或“thinking outside the box”可以视为与“破格录用”相似的表达,强调不拘泥于常规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这些表达在现代企业文化中尤为常见,反映了对多样性和独特性的重视。
通过对“破格录用”的全面学习,我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鼓励人们打破传统的界限,追求自己的梦想,也提醒用人单位关注人才的多样性和潜力。这种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也促使我更加注重实际能力,而非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标准。
此外新进之士,有奇才异能的,亦应时破格录用。
《旧唐书·职官志》:“若有非常之才,朝廷亦可破格录用,以示优待。”
《资治通鉴·唐纪》:“唐太宗知其才,破格录用,不次擢升。”
《清史稿·选举志》:“对于确有才能之人,朝廷往往破格录用,不拘一格。”
《明史·职官志》:“其有特殊才能者,不拘常例,破格录用。”
《宋史·选举志》:“有才德者,虽非进士,亦得破格录用。”
季交恕写了一道上黎元洪‘自愿投笔从戎,请求~’的半万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