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43:48
“感激涕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感激得泪水流下来”。它用来形容因感激而流泪,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激之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对恩惠或帮助的深切感激,情感十分真挚。
“感激涕零”的成语来源于古代文人对于感恩和情感表达的重视。虽然没有确切的出处,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感激与泪水的描写。类似的表达在唐诗、宋词中多有出现,反映了古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描述。
在各种语境中,“感激涕零”都可以用来表达感激之情。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华文化中,感恩是一种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感激涕零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感激,也是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互动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社会支持的背景下。
“感激涕零”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它让我意识到感激之情往往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每当我听到这个成语,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感人的场景,令人动容。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朋友的支持而感激涕零。当我面临重大的生活选择时,是我的朋友给予我建议和支持,让我走出了困境。我在感谢他时使用了这个成语,表达了我内心的感激。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感激涕零”:
春风拂面暖阳临,
友谊相伴共此生。
感激涕零泪如雨,
心中感谢永铭记。
在英语中,可以用“overwhelmed with gratitude”来表达类似的情感。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感激的情感是普遍存在的。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也常常通过流泪来表达深刻的感激。
通过对“感激涕零”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感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感情时更加准确。感恩是一种美德,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应用这个成语,传递我的感激之情。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宋史·岳飞传》:“飞闻之,感激涕零,曰:‘吾何以报陛下!’”
《资治通鉴·唐纪·宪宗元和十一年》:“李愬闻之,感激涕零,曰:‘吾何以报陛下!’”
《后汉书·班超传》:“超闻之,感激涕零,曰:‘吾何以报陛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感激涕零,曰:‘吾何以报子房!’”
《左传·宣公十五年》:“公至自晋,晋人以公为贰于楚,公辩之,晋人乃信,公感激涕零。”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阴死后,他的儿子吴元济未能继承父职,就率军反叛,纵兵烧杀抢掠。宰相裴度率军讨伐,李朔自告奋勇担当平淮西叛乱的重任,率骑兵攻入吴元济的巢穴并活捉了他。百姓对官军感激得掉下眼泪来
贾政听了,~,叩首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