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35:50
成语“伤时感事”由“伤”、“时”、“感”、“事”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对当下的时局感到伤感,并对某些事情产生感触。基本含义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中,感受到一种惆怅和无奈的情绪,通常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或对现实的不满。
“伤时感事”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诗中表达了他对国破家亡的深深痛惜,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这种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民族危机的敏感和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
该成语可用于多种语境中,包括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和演讲。例如,在描述历史**时,可以说“许多文人都在伤时感事,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社会现象的感慨,如“看到那些流浪者,我不禁伤时感事”。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常常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关注。“伤时感事”体现了这种文化传统,尤其在动荡时期,文人更容易产生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相对安定,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感慨依然存在,使得该成语在当代仍具适用性。
“伤时感事”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复杂的,既有对历史的惋惜,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可以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促使人们关注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也能激发一种责任感,让人反思自己的角色与担当。
在我的生活中,当我看到一些社会问题时,常常会感到“伤时感事”。例如,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生计而奋斗时,我会想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中不免感到一阵惆怅。这个成语让我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促使我关注周围的环境。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伤时感事”:
春风不解愁,
花落已无声。
伤时感事多,
泪映孤灯明。
这种运用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和表现力,通过意象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
在英语中,可以用“nostalgia”或“melancholy”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这些词汇往往更侧重于对过去的怀念,而“伤时感事”则更强调对现实的感慨与忧虑。在西方文学中,类似情感常通过个人的回忆或对历史的反思来表现。
通过对“伤时感事”的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的联系。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关注社会现象。它提醒我们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现实的思考,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年底下看见小民生计艰难,流言四起,民心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