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5:53
“岸谷之变”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岸边与谷底的变化。在古代诗文中,常常用来比喻局势或环境的变化。其基本含义是描述一种突发的、剧烈的变化,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暗示着不安定或风险。
“岸谷之变”出自《左传》,原文提到“岸谷之变,虽小而无所不至”。该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岸谷之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和人事的敏感,强调了变化带来的不安。在现代社会,尽管科技进步,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因此这一成语依然具备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身边的变化。
“岸谷之变”让我联想到人生中的起伏和不确定性。每当面临变化时,内心往往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种情感反应使我更加关注变化的应对策略。
在我的职场经历中,曾遇到过公司重组的情况,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岸谷之变”。当时我需要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方法,以适应新的环境。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岸谷之变”:
春风拂柳岸边新,
谷中花开未曾闻。
岁月如潮难自控,
岸谷之变谁能惭?
这首诗通过“岸谷之变”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无常。
在英语中,可以用“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变化是生活的常态。不同文化中对变化的理解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岸谷之变”的全面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变化,增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
《明史·张居正传》:“居正既死,或曰:‘此岸谷之变也。’”
《宋史·岳飞传》:“飞既死,或曰:‘此岸谷之变也。’”
《资治通鉴·汉纪》:“袁绍败,左右或曰:‘此岸谷之变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败,归邺,左右或曰:‘此岸谷之变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归,楚使者至,言楚王怒,欲伐赵,平原君曰:‘此岸谷之变也。’”
属当岸谷之变,门户衰微,无能光其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