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7:43
“倒箧倾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箱子倒过来,把囊袋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基本含义是形容倾尽所有,毫无保留地提供或奉献出自己的财物、知识或情感。
“倒箧倾囊”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为“允言:‘倒箧倾囊,何所不为?’” 这句话表达了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决心,强调了奉献精神。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人们对于诚信、义气的重视有密切关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奉献精神是被高度赞扬的美德。“倒箧倾囊”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无私,也反映了社会对互助和友爱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个体主义倾向日益增强,但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被广泛倡导,特别是在志愿服务、慈善事业中。
“倒箧倾囊”让我联想到无私的友谊和真诚的付出。它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感,激励人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去帮助他人。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还有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我决定用自己的积蓄帮助他,虽然这笔钱对我来说也不算多,但我觉得这是“倒箧倾囊”的一种实践。在帮助他之后,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我也感到内心的满足。
在某个故事中,描绘了一位老者,他倾尽所有帮助村民修建水井,村民们感动不已。他的行为被称为“倒箧倾囊”,最终村庄在他的帮助下,变得更加繁荣。
在英语中,“to go the extra mile”可以传达类似的含义,强调为他人付出额外努力的精神。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无私奉献的价值。
通过对“倒箧倾囊”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文化和人际关系的体现。它鼓励我们在生活中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无私和奉献的价值。
索将他倒箧倾囊,付质求沽尽易钱。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既死,家无余财,倒箧倾囊,以给其子。”
《宋史·岳飞传》:“飞既死,家无余财,倒箧倾囊,以给军士。”
《晋书·王导传》:“导既至,倒箧倾囊,尽以散之。”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败,倒箧倾囊,无所遗留。”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归,倒箧倾囊,尽出其所有,以赈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