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50:24
“堆积成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东西大量堆积,形成像山一样的高峰。基本含义是指数量极多,无法忽视或处理,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的积累程度非常高。
“堆积成山”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两个词“堆积”和“成山”都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堆积在古文中常用来描述物品的积累,成山则形象地表达了数量的庞大。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事物的观察与感受。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堆积的意象常常和繁荣、富足相联系,但在现代社会,堆积成山往往带有负面的含义,象征着压力、负担和无从应对的困境。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适用性广泛,提醒人们注意积累带来的后果。
“堆积成山”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常常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在工作和学*上。它引发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焦虑和无奈,也促使我反思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在我大学时期,曾经因为论文和项目的截止日期接踵而至,导致我的任务堆积成山,几乎无法完成。那段时间我学会了制定合理的计划,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再发生。
在不远的未来,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如洪水般涌来,年轻人们每天都在面对堆积成山的知识与任务。犹如一座无形的高山,压在他们的肩头,如何攀登,成为了时代的挑战。
在英语中,“mountain of paperwork”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文书工作量的庞大。然而,其他文化中或许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反映出不同文化对“堆积”这一概念的关注程度。
通过对“堆积成山”的分析,我体会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不仅能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情况,还能引导我思考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个成语使我认识到,面对堆积的事务,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合理规划,才能有效应对。
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宋史·食货志》:“岁赋粟,积于仓,堆积成山,而民有饥色。”
《资治通鉴·唐纪》:“粮草堆积成山,士卒无食,民有饥色。”
《后汉书·王符传》:“仓库之粟,堆积成山,而民有饥色。”
《汉书·食货志》:“岁赋粟,积于仓,堆积成山,不可胜数。”
《史记·平准书》:“粟米之征,岁以亿万计,积于仓廪,堆积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