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3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11:50
成语“大计小用”字面意思是“大计划”却“用得很小”。其基本含义指的是一个人或集体在宏大的战略计划上有所准备,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只发挥了微不足道的作用,表现出一种计划与实际效果不符的状态。
该成语的历史背景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很可能源自古代对策划与实际执行之间关系的反思。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比如在《论语》中,提到的“志向高远而行为琐碎”的观点,反映了这一主题。
“大计小用”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大计小用”往往用来批评一些宏大的政策与计划,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与公共政策中,强调计划的实际可行性与效果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关注。
该成语常常引发一种无奈或失望的情感,因为它暗示着计划未能实现其预定目标,可能让人感到努力付诸东流。这种情感在面对复杂的事情时尤其明显,让人思考如何提高执行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参与一个大型市场推广活动,初期制定了很多宏伟的目标,但由于缺乏对细节的关注,最终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大计小用”的含义,今后在计划时更加注重执行细节。
在一首小诗中:
大计如云烟,
浮华难相伴。
心中有理想,
为何小用难?
这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强调要将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Great plans, little results”,强调计划与实际效果的落差。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谚语或成语,表达这一主题的普遍性。
通过对“大计小用”的深入分析,我理解到它不仅是对计划与执行效果不匹配的反思,更是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目标的提醒。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促使我们在沟通时更加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