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11:51
成语“大谋不谋”意指进行***的谋划、策划时反而不去细致考虑小的细节,或者强调在大局上进行策略安排而忽略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大的谋划却没有进行谋划”。
该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可能与古代兵法、谋略有关。在古代,谋略往往强调全局观和战略思维,而细节问题则可能被视为次要。类似的思想可以在《孙子兵法》中找到,强调全局战略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往往强调“大”的重要性,如“大处着眼”,但在实际操作中,细节同样关键。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管理中,“大谋不谋”成为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宏伟目标时不要忽视基础工作。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过于追求宏伟目标可能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失败和混乱。它提醒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平衡全局与细节,不断调整策略。
在我的一次团队项目中,领导提出了一个大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细节没有考虑,导致进展缓慢。因此,我们在后续的讨论中反复提到“大谋不谋”,并调整了计划,确保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执行方案。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写一个国王制定了一个扩张王国的宏伟计划,但由于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士兵的训练和后勤保障,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故事可以以“他的大谋不谋,最终让整个王国陷入了困境”作为结尾。
在英语中,可以用“grand plans without detail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并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成语。不同文化中对大局与细节的看法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西方文化中更强调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细节,而东方文化则可能更注重整体战略。
通过对“大谋不谋”的分析,我认识到在任何计划中,战略与细节都需并重。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在进行沟通和组织活动时,既要有宏观的视野,也要具备微观的执行能力。
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韩非子·难三》:“大谋不谋,小谋不疑。”
《吕氏春秋·贵因》:“大谋不谋,小谋不疑。”
《战国策·齐策一》:“大谋不谋,小谋不疑。”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大谋不谋,小谋不疑。”
《史记·淮阴侯列传》:“大将军虽有大谋,不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