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21:53
成语“樵苏不爨”字面意思是“樵夫不烧饭”,形容家中没有人做饭,生活无以为继。其基本含义是指生活困苦,生计艰难,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家庭或个人在经济上面临困境,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樵苏不爨”的来源通常与古代的生活场景有关,樵夫指的是砍柴的工人,苏是指烧火做饭的过程,而“爨”则是指灶。在古代,家庭中通常有专门的灶台用于做饭,若无樵夫采集柴火,家中便无法做饭,生活的基本需求便无法满足。这一成语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反映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与困苦。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的经济状况常常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樵苏不爨”反映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对贫困和艰辛的同情与关注。在现代社会,虽然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有一些人面临“樵苏不爨”的境地,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樵苏不爨”让我联想到那些为生活奔波的人们,以及他们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这种情感反应使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生活条件,也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努力不懈。
我曾经在一次志愿服务中遇到一个家庭,他们的状况正是“樵苏不爨”,生活困难,孩子上学都成问题。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应更加关注和帮助他人。
在创作中,我写了一首小诗:
寒风阵阵樵不归,
灶前孤影饭难炊。
家中无米愁满腹,
愿君常念共度时。
通过这首诗,我试图表达生活的艰辛与对未来的希望。
在英语中,可以用 “living hand to mouth”(勉强维持生活)来对应“樵苏不爨”。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传达了生活困顿、经济紧张的相似含义。
通过对“樵苏不爨”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生活困境的描述,更是对社会底层人们艰辛生存状态的关注。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表达时要关注情感和社会背景,增强对他人困境的敏感度和同情心。
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党之过闵子。
《晋书·王导传》:“樵苏不爨,以示不奢。”
《后汉书·袁绍传》:“樵苏不爨,以示不私。”
《汉书·王莽传下》:“樵苏不爨,以示不扰民。”
《史记·李斯列传》:“樵苏不爨,以示俭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樵苏不爨,明其无私。”
仁卿固安贫,终日~,项无纤介见于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