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7:52
成语“发短心长”字面意思是“心里想得长远,但说话却短促”。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在言语上表达得简短,而内心的想法却非常深远和复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言辞简短,但思考深刻,富有远见。
“发短心长”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与古代文人的思维方式有关。在**古代文化中,许多文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因此这一成语也反映了这种文化特征。
“发短心长”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重视内心的修养和外在的言辞简练。发短心长反映了这一文化特征,强调内在智慧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简练的表达变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一成语在当今社会仍具适用性。
“发短心长”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一针见血、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人。这种能力令人钦佩,同时也激励我在沟通中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与简洁的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在团队讨论中,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尝试用简短的句子总结出几条关键意见。虽然我的表达很简洁,但同事们都表示这些意见很有指导性,这让我意识到发短心长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言语如风轻轻扬,
发短心长意自藏。
深思熟虑潜心语,
短句千篇胜长章。
在英语中,类似于“发短心长”的表达可能是“Less is more”,强调简洁的表达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不同文化中,简洁与深邃的表达都是被重视的品质,虽然具体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发短心长”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简洁与深度的平衡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不仅帮助我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注重内在逻辑的深度与外在表达的简练。
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发短心长,能用兵。”
《后汉书·袁绍传》:“绍发短心长,能用众力。”
《汉书·王莽传上》:“莽发短心长,能自全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发短心长,故能成大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发短而心长,其人乎?”
汉家尚壮今则老,~知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