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17:39
“九天揽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九天之上去抓取月亮”。它通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追求极高的目标,也可以形容人具有非凡的能力和追求。
“九天揽月”出自《庄子·天运》一篇,原文是“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是其所至者长。”其中用到了“九天”与“揽月”的意象,体现了庄子对理想和追求的看法。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和对理想的追求紧密相连,代表了一种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精神。
“九天揽月”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九天揽月”体现了一种追求理想的文化精神。在**传统文化中,追求卓越和无畏的精神常常被赞颂,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适用,激励着人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一种激励和勇气的感觉,联想到那些不断挑战自我的人。例如,科学家、艺术家、**员等,他们的努力和追求都是在“九天揽月”的精神驱动下进行的。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一直将“九天揽月”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是学新知识还是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我都努力不懈,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长空无垠月高悬,
九天揽月志不偏。
凌云壮志携风去,
何惧千难与万险。
在英语中,类似于“reach for the stars”或“aim for the moon”的表达也传达了类似的追求理想和不懈努力的精神。这些表达都强调了志向与努力的重要性,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的共同追求。
通过对“九天揽月”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鼓励我们在生活中勇于追求梦想与理想,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全唐诗·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文选·张衡·西京赋》:“仰攀云汉,俯视九天。”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揽茝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可上~,可下五洋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