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1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08:29
“大明法度”字面意思是“大明朝的法度”,指的是大明王朝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基本含义上,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法律制度的严谨、清晰和公正,强调遵循法度的重要性。
“大明法度”源于*历史上明朝的法律制度。明朝(138-14年)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法律体系相对完备,涵盖了行政、刑事、民事等各个方面。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其反映了明代法律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可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法律制度健全,或形容某人遵循法律法规的行为。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述历史背景或人物的忠诚与正义。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在讨论法律问题时,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必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大明法度”在**文化中,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中,法律和规章制度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强调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法律的公正与权威,带来一种安全感。它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应当尊重法律,同时也引发对历史上法律制度不完善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一次社区会议中,我们讨论了如何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我提到要加强对“大明法度”的宣传,让大家意识到遵循法律的重要性,确保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法度严明如晨光,
治国安民共生长。
明朝遗风犹在耳,
公正无私是常方。
在西方文化中,可以与“rule of law”进行比较,强调法律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性。不同文化对法律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但普遍都承认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对“大明法度”的理解让我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法律体系的必要性,也激励我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正。
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明史·刑法志》:“大明法度,以正风俗。”
《宋史·刑法志》:“大明法度,以肃纪纲。”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即位,大明法度,以定天下。”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中兴,大明法度,天下太平。”
《汉书·刑法志》:“大明法度,以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