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4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3:38
成语“材高知深”字面意思为“材质高尚,知识深厚”。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才干与学识都非常优秀,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既有才能又有深厚学识的人。
“材高知深”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有三不敢:不敢尚词,不敢尚权,不敢尚材”。在古代,材与知被视为一个人重要的素质,强调了才能与学识的结合。
该成语在多种语境中均可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才干与学识一直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因此,“材高知深”不仅反映了对才智之人的赞美,也体现了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教育与职业发展中,强调了全面素质的重要性。
“材高知深”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和追求卓越的。它激励人们不断学*、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这个成语也常常带有一种尊敬和崇敬的情感,尤其是在谈论那些有成就的人时。
在我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在教学中非常有启发性,真正体现了“材高知深”。我曾在课堂上向他请教问题,他的回答不仅让我豁然开朗,更让我意识到深厚知识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
材高知深如巨帆,
引领我们穿越风暴,
驶向智慧的彼岸。
在英语中,“knowledgeable and talented”可以与“材高知深”形成对应。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知识与才能的重要性。
通过对“材高知深”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知识与才能是相辅相成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促使我在个人发展中追求更高的目标。在未来的学与生活中,我将以此为激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识。
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论衡·超奇》:“材高知深,其言必中。”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材高知深,其行必果。”
《文心雕龙·才略》:“材高者,其知必深;知深者,其言必精。”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材高知深,故其辞微而旨远。”
《汉书·艺文志》:“材高者,其知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