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5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3:25
“材德兼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既有才能(材)又具备品德(德)。它强调在个人素质上,不仅要有实际的才能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二者缺一不可。
“材德兼备”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字词“材”“德”在**传统文化中都有深厚的根基。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德才兼备”的观念,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是其立身处世的基础。这个成语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
“材德兼备”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技能的高低,更加看重道德的修养。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材德兼备"的标准依然适用,尤其在对领导者和社会精英的要求上,品德与能力同样重要。
“材德兼备”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以诚信和责任为重的人。他们不仅在专业上表现出色,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现出高尚的品德。这种人总是令人敬佩和信赖的。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一直努力追求“材德兼备”的理想。例如,在团队合作时,我不仅注重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同时也关心团队的氛围和每个人的感受,力求让团队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高效工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写道:
才华似海波涌动,
品德如山静中立。
材德兼备方为人,
大道无疆共前行。
这样的表达展现了“材德兼备”的内涵,强调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oth talent and character”,强调一个人要具备技能和品德。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强调人才的全面性,但对于品德的具体标准可能因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
通过对“材德兼备”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个人发展中,技能和品德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是对社会人才的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更精准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路上为民除害,以武艺高强、材德兼备,[林时茂]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
《明史·徐达传》:“达材德兼备,功勋卓著。”
《宋史·岳飞传》:“飞材德兼备,忠勇无双。”
《晋书·王导传》:“导材德兼备,为时所重。”
《后汉书·班彪传》:“彪材德兼备,文武双全。”
《汉书·艺文志》:“材德兼备者,国之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