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2:09
“田夫野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乡村的农夫和年迈的老人。基本含义为指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乡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强调他们的平凡和朴实。
“田夫野老”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为“田夫之言,野老之言”,意在表达普通百姓的见解和声音。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平民生活的关注,强调了在复杂社会中,乡村的农民和老人具有的独特智慧和经验。
“田夫野老”常用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智慧,适合在各种语境中使用,如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和演讲等场合。例如,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可以引入“田夫野老”的观点,以强调普通人对社会的真实感受和看法。
在**传统文化中,农民被视为国家的根本,代表着勤劳和质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尽管城市化进程加快,但“田夫野老”所代表的价值观仍然在许多社会讨论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关注社会公平和农民权益的领域。
“田夫野老”让我联想到乡村的宁静与朴实,体会到这些平凡人所承载的生活智慧和艰辛。它唤起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让我意识到社会中应给予普通人更多的关注与尊重。
在一次乡村调研中,我亲眼见证了许多农民的辛勤付出与生活困境,深刻体会到“田夫野老”所代表的群体的重要性。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常常引用这个成语,以此来强调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值得被重视。
“田夫野老”不仅仅是一个成语,也可以融入诗歌中: 在田野间,老者低吟, 岁月如风,田夫耕耘。 平凡之声,响彻天际, 智慧如泉,流淌心底。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田夫野老”的表达可能是“乡间智者”或“普通人的智慧”。例如,英语中有“the voice of the common man”,强调普通人所代表的声音与观点,这与“田夫野老”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田夫野老”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平民智慧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中更加注重普通人的声音,反思在语言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合文化背景与社会意义。
当时田夫野老,知与不知,莫不为之觑欷流泣。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白》:“田夫野老,共谈其事。”
《清史稿·文苑传一·王士禛》:“田夫野老,争传其诗。”
《明史·文苑传二·李梦阳》:“田夫野老,咸知敬慕。”
《宋史·文苑传五·刘恕》:“田夫野老,皆号呼泣下。”
《晋书·王导传》:“田夫野老,莫不感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至谓作者搜采异闻,乃设烟茗于门前,邀~,强之谈说以为粉本,则不过委巷之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