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52:54
成语“穷猿投林”字面意思是“穷困的猿猴投向森林”。基本含义是指在极端困境或无助的情况下,选择回归自然或寻求本源,以寻找生存的希望或解决问题的出路。
“穷猿投林”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通常被视为一种形象的比喻,反映了在困境中选择回归根本或自然的情境。这种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常见,表达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向往。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穷猿投林”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压力时的一种自然反应,体现了中国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受到焦虑与困扰,因而更容易引发对“穷猿投林”的共鸣,寻找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无助与希望的交织。它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在绝境中寻求解脱的渴望。这种情感可以促使我们在生活中思考,是否也需要回归内心,寻找自我。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因为工作压力巨大而感到无比疲惫,最终选择回到家乡,过一种更为简单和宁静的生活。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穷猿投林”的意义,回归本源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目标。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合该成语:
在林中漫步,穷猿投林,
任风吹拂,拂去心尘。
困境如潮,心似孤舟,
归于自然,方得宁神。
在英文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eturn to one's roots”,意指回归本源或初心。不同文化中对自然的向往和人们在逆境中寻求解脱的主题是相通的。
通过对“穷猿投林”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我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一种启示,提醒我们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根,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晰。
穷猿投林,岂睱择木。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穷猿投林,不得已也。”
《后汉书·袁绍传》:“穷猿投林,非所愿也。”
《汉书·王莽传下》:“穷猿投林,莫知所之。”
《史记·项羽本纪》:“穷猿投林,无所适从。”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穷猿投林,不知所止。”
近在常置得一小庄子,岁可得百石,似可足食。非不知扬州之美,~,不暇择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