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5:05
“痴心妄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痴心”指的是执着而愚蠢的心思,“妄想”则意味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想法。整体含义是指对某种事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判断,抱有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或想法的人。
“痴心妄想”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字面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和哲学中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探讨。成语中的“痴心”可以与古代对“痴情”或“执迷”的描述相联系,而“妄想”则常用于描述那些不理性或不现实的幻想。在古代文化中,人们常常警惕那些过于执着于不切实际目标的人,因此“痴心妄想”这一说法也逐渐形成。
“痴心妄想”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普及,人们对梦想和追求的看法愈加多元化。“痴心妄想”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视为对追求理想的警示,提醒人们要实现梦想时应脚踏实地,避免空想。然而,在某些文化背景中,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态度,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
“痴心妄想”这一成语常常带有贬义,容易让人联想到无谓的追求和失落的情感。因此,它可能引发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梦想的追求是否值得的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过一个“痴心妄想”,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幻想。通过这段经历,我学会了脚踏实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实现我的写作梦想。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李明坐在树下,翻开那本厚重的小说。他的心中又一次涌现出“痴心妄想”的冲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他幻想着自己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作家,然而,现实却是他连一篇短文都未能完成。就在这一刻,树影摇曳,似乎在提醒他,梦想虽美,脚踏实地更是关键。
在英语中,类似于“痴心妄想”的表达有“pipe dream”,意指一种空想或幻想,通常指那些不切实际的愿望或计划。这种表达在语境中有相似的使用方式,常用来描述不现实的目标或期望。
通过对“痴心妄想”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也警示着我们在追求梦想时不能脱离实际。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复杂性。
谁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颠梦倒,分明是癞蛤蟆想着天鹅肉吃。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这痴心妄想,岂不知人家早已名花有主。”
《聊斋志异·阿绣》:“你这痴心妄想,岂不知人家早已心有所属。”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你这痴心妄想,岂不知我王安石的门生,岂是轻易能进的?”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他这痴心妄想,只怕有些难。”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你这痴心妄想,岂不知人家早已有了人家。”
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时刻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