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0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57:18
“千秋万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千年”和“万年”,象征着极为漫长的时间。它常用来表示某种事物的永恒性、持久性,或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基本含义可以引申为长久的、持久的事物或影响。
“千秋万世”源自古代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其中有提到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历史的总结。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表达对伟大成就或伟人事迹的赞美,意在强调其影响将会延续至千秋万世,永远铭刻在历史之中。
“千秋万世”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历史的延续性和对未来的责任感,因此“千秋万世”常用于表达对历史人物、文化和价值观的尊敬。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节奏加快,但仍然会在重要的场合引用这一成语,表达对长远目标的追求。
“千秋万世”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庄重而又深远的,常常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激励我们为伟大的理想而奋斗,追求能被后人铭记的成就。
在生活中,当我面临选择时,我常会想起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考虑长远的影响。例如,在选择职业道路时,我会思考这个选择是否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持久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写道: “千秋万世寄风华,英雄业绩映星河。 一纸书香留人间,万古流芳共此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for all eternity”或“through the ages”,这些表达同样强调持久的影响和时间的延续。不同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成语,强调历史和未来的交织,反映出人类对时间的共同感受。
通过对“千秋万世”的深入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它承载了人们对历史、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期许。在语言学*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高表达的深度和文化内涵。
《文选·陆机·五等论》:“是以五帝异制,三王殊事,千秋万世,所由来也。”
《文选·张衡·西京赋》:“故语曰:‘千秋万岁,永保无疆。’”
《文选·班固·西都赋》:“国籍十世之基,家承千秋之业。”
《汉书·王莽传上》:“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塞天壤,千秋万世,传于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之下,便做鬼也还羞耻不过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