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3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04:12
“擎天玉柱”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支撑天空的玉柱”。它通常用来形容高耸、坚固的支柱,也引申为形容某种伟大的、令人钦佩的事物或人物,具有巍峨壮丽的气势。
“擎天玉柱”源于古代文学,具体出处较为模糊,但常常与古代建筑或神话传说有关。在某些古典文学作品中,提到的“玉柱”可能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或塔楼,象征着伟大的力量与坚定的意志。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来描绘宏伟的景象,如诗歌、散文等。在日常对话或演讲中,可以用来赞美某个人或事物的伟大与重要性。例如:在描述一位杰出领导者时,可以说“他如同擎天玉柱,支撑着整个团队”。
同义成语:巍然屹立、屹立不倒
反义成语: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在**传统文化中,山川与建筑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稳定与强大。擎天玉柱可以被视为对理想社会的期许,反映了人们对力量与支持的渴望。在现代社会,虽然具体的使用背景有所变化,但它依旧可以用来表达对某种力量或人物的钦佩。
“擎天玉柱”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联想到高耸入云的山峰,带有一种雄伟、壮丽的情感。这种形象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敬仰与向往,时常激励个人在生活中追求卓越与坚定的理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她的教导和支持让我在困难时期感到无比坚定。我常常用“擎天玉柱”来形容她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表达我对她的感激与敬仰。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擎天玉柱”:
青山如黛擎天立,
玉柱银霜映日辉。
英雄气概藏心底,
共逐梦想向前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illar of strength”,意指支持和力量的支柱。虽然两者都传达了支持和力量的意象,但“擎天玉柱”更具视觉和文化象征性,往往与自然景观结合紧密。
通过对“擎天玉柱”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丰富性与灵活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个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力量、支持和伟大的向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使我的表达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敝省有一位参戎,叫林士豪,文武全才,也算一根擎天玉柱。
《旧唐书·李靖传》:“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少有大志,常以擎天玉柱自许。”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少有大志,常以擎天玉柱自期。”
《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字伯涵,湖南湘乡人。少有大志,尝曰:‘吾愿为擎天玉柱,撑起中华。’”
《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幼有大志,常以擎天玉柱自许。”
《宋史·岳飞传》:“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有擎天玉柱之志。”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2回:“敝省有一位参戎,叫林士豪,文武全才,也算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