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5:59
“坐视不顾”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其中“坐视”意为坐着看,表示不主动出手去干预或帮助;“不顾”则表示不加以关心或照顾。整体意思是指在遇到事情时,置身事外,眼睁睁地看着而不去采取任何行动,通常带有消极的意味,表示对他人或事物的漠不关心。
“坐视不顾”的具体出处较少,但其意思与古文中的一些表述相关,如《左传》中提到的对于战争和民生的冷漠态度。成语中“坐视”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旁观者态度的批评,强调对社会责任的忽视。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危机或困境中选择袖手旁观的人。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社会冷漠或个人对他人苦难的无动于衷;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会用它来表达对某些不作为行为的不满。演讲时,使用此成语可以强调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坐视不顾”在**文化中反映了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增加,个体的选择和行动变得更加重要。该成语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关注社会问题,不应对他人的困境视而不见。
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通常是负面的,令人感到无奈和失望。它引发的联想包括对社会冷漠的批判、对人际关系的反思,甚至是对自身责任感的审视。
在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些人对社会问题的冷漠态度,比如在公共场所有人遭遇困难而周围的人选择不出手相助。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态度,决定在未来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尽量减少“坐视不顾”的行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然人间疾苦,岂可坐视不顾?当黑暗笼罩时,愿每一束光明,都能照亮他人的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urn a blind eye”,意为对某些事情故意忽视。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均强调对他人困境的漠视。
通过对“坐视不顾”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要积极参与,不能选择旁观。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增强了我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以有疏财仗义之张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未有坐视不顾,而致其剪发也。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坐视不顾,曹操遂并河北。”
《战国策·齐策》:“齐王坐视不顾,燕人遂破齐。”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坐视不顾,楚人遂入陈。”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坐视不顾,遂使项羽得志。”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坐视不顾,项羽遂东归。”